■劉俊偉
每年一進(jìn)入農(nóng)歷八月,村東頭的小集市上便會多出好幾個打月餅的鋪?zhàn)印V星飳⒅?,月餅生意又做起來了。月餅爐是長方形的,兩米多長,一米多高,用紅磚砌成,外壁抹了黃泥。爐邊支著一頂大帳篷,帳篷下有一塊長長的案板。打月餅的師傅有條不紊地完成選料、炒餡、釀漿、揉面、壓模等工序,最后用大托盤端著月餅胚送進(jìn)爐子。不一會兒,整條街都彌漫著誘人的香氣。年幼的我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后座上,每次經(jīng)過總要貪婪地吸氣,仿佛空氣中的甜香能讓我心里開出花來。那時候,我多渴望自己變成打月餅的師傅,哪怕只是幫忙燒燒爐子也好。
這種鋪?zhàn)幼龅脑嘛炂奉悊我?,只有五仁餡。顧客可以自備原料,付點(diǎn)加工費(fèi),缺少的食材也能在鋪?zhàn)永镔徺I。母親總會提前在家挑好顆粒飽滿的花生和芝麻,掂上剛榨的花生油,還有事先稱好的白糖、冰糖、面粉和雞蛋,用大竹籃裝好,綁在自行車后座上就出發(fā)去集市了。我央求母親帶我一起去,想窺探爐子的秘密,可她總是不答應(yīng)。短暫的傷心之后,我很快就把這事忘了,因?yàn)槟赣H不一會兒就會提著一籃月餅回來。月餅有圓盤般大小,剛出爐,捧在手里還微微發(fā)燙。金燦燦的表皮酥軟可口,輕輕掰開,薄薄的皮里裹滿餡料。炒熟的芝麻、花生、核桃和瓜子仁混在一起,香氣撲鼻,冰糖的清甜點(diǎn)綴其中,咬一口,唇齒留香。里面還有青紅絲和金橘絲,雖然為月餅添了幾分顏色,但我卻不喜歡那味道,總是小心地拽出來,扔給一旁覓食的雞。
母親在桌上鋪好干凈的報紙,將月餅一塊塊擺開,讓余熱充分散去。待月餅徹底放涼,她便一塊塊用正方形牛皮紙包好,覆上紅紙,再拿紙繩扎得結(jié)結(jié)實(shí)實(shí),一封一封收進(jìn)柜子,那是她節(jié)前去姥姥家走親戚要帶的禮品,她叮囑我和姐弟們不準(zhǔn)亂動。而那些沒包的,我們可以隨便吃。通常還沒到中秋,月餅就被我們吃得所剩無幾,所以母親總會特意留一封包好的,過節(jié)那天再拿出來。
晚飯后,月亮升到中天,母親招呼我們在堂屋坐下。橘黃的燈光下,她取出一封月餅,解開紙繩,掀去紅紙,展開牛皮紙,月餅香隨即撲面而來。月餅油潤的表皮上嵌滿了芝麻,正中還點(diǎn)了一個喜慶的紅點(diǎn)。母親接過父親遞來的菜刀,將月餅平均切成六塊,每人分得一塊。小弟弟愛吃餡里的冰糖,總是小心翼翼地?fù)赋鰜砗谧炖?;我愛吃其中的花生仁,又香又脆。窗外的月亮仿佛更圓了,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,邊說邊笑,分享著屬于中秋的甜蜜。
后來,月餅的種類越來越豐富,傳統(tǒng)的五仁餡在新式的蛋黃蓮蓉、豆沙棗泥等口味面前,漸漸顯得平常。但每年中秋晚上,母親依然會切一塊老式月餅分給我們。我們開始嫌棄它甜膩硌牙,母親卻堅持要我們吃完,說這象征著闔家團(tuán)圓,我們只好不情愿地咽下那一小塊月餅,而父親和母親總是吃得津津有味。
那時我并不懂母親的心意,直到長大成家后的某一年中秋,忽然想起小時候母親為我們分月餅的情景,才明白那一塊圓圓的月餅里,藏著她最樸素的愿望,也終于意識到,那些我和姐弟們在外讀書、工作,未能陪在父母身邊的中秋夜晚,他們吃月餅時,該有多孤單。此時此刻,只覺得記憶中那塊被切開的五仁月餅,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。